2007年12月29日星期六
2007年12月25日星期二
文字素質與文學教育
文字素質與文學教育
嶺南大學在2007年12月20日至22日舉辦了「香港文學的定位、論題及發展」研討會,二十二日的題目為「香港文化、文學與教育」。
記憶中,何先生不但提及文字素質的問題,也談及他身為家長對教科書的不滿,也斯亦拉雜地談到葉輝先生的遭遇,寫了稿拿不到稿費,最後還丟了工作。
文字素質低落,固然與文學教育有關,多年從事語文教育的經驗,加上自身的學習體驗,致命傷是語文和文學分家,致使文學成為選修科目,文學逐漸被邊緣化。而語文科內所選的篇章,其實也不乏文學作品,問題在於文學作品如何教,怎樣教,怎樣選材等。
今天所見的語文科教學,已經逐漸走進語言學的領域,集中分析文本的句子結構、修辭手法,忽略了文本的主題。而為了方便講授修辭手法,又要講授修詞學的術 語,為了講授句子結構,又要介紹語言學的術語。於是,這些枝枝節節便佔去了大部份教學時間,學生多年下來,沒有真正讀過多少篇文章。
還有那要命的默書,又佔了很多課堂時間以及學生的閱讀時間,試問學生還有多少時間閱讀和寫作呢?
目睹這些現象,師資培訓機構的學者,也提出不少改革的辦法,從課程設計、教學法以致選材,都提出了一些初部的理論。但是在語文教育內勢孤力弱的師資培訓工 作者,長期被人忽視,發出的聲音沒有多少人願意聆聽。這就是文化與文學把教育排除在外的惡果,結果是互相批評、互相指責。為何三方不能一起對話呢?別忘 了,課堂語言、教學語言也是文化的一部份,這也會影響文化的傳承。到底我們要傳承甚麼文化呢?
語文及文學課本上選取的文章,有來自內地及台灣的作家,有來自本地的作家,大家所用的語言不一樣,如何用一種語言來統攝所有作品的特色?
嶺南大學在2007年12月20日至22日舉辦了「香港文學的定位、論題及發展」研討會,二十二日的題目為「香港文化、文學與教育」。
記憶中,何先生不但提及文字素質的問題,也談及他身為家長對教科書的不滿,也斯亦拉雜地談到葉輝先生的遭遇,寫了稿拿不到稿費,最後還丟了工作。
文字素質低落,固然與文學教育有關,多年從事語文教育的經驗,加上自身的學習體驗,致命傷是語文和文學分家,致使文學成為選修科目,文學逐漸被邊緣化。而語文科內所選的篇章,其實也不乏文學作品,問題在於文學作品如何教,怎樣教,怎樣選材等。
今天所見的語文科教學,已經逐漸走進語言學的領域,集中分析文本的句子結構、修辭手法,忽略了文本的主題。而為了方便講授修辭手法,又要講授修詞學的術 語,為了講授句子結構,又要介紹語言學的術語。於是,這些枝枝節節便佔去了大部份教學時間,學生多年下來,沒有真正讀過多少篇文章。
還有那要命的默書,又佔了很多課堂時間以及學生的閱讀時間,試問學生還有多少時間閱讀和寫作呢?
目睹這些現象,師資培訓機構的學者,也提出不少改革的辦法,從課程設計、教學法以致選材,都提出了一些初部的理論。但是在語文教育內勢孤力弱的師資培訓工 作者,長期被人忽視,發出的聲音沒有多少人願意聆聽。這就是文化與文學把教育排除在外的惡果,結果是互相批評、互相指責。為何三方不能一起對話呢?別忘 了,課堂語言、教學語言也是文化的一部份,這也會影響文化的傳承。到底我們要傳承甚麼文化呢?
語文及文學課本上選取的文章,有來自內地及台灣的作家,有來自本地的作家,大家所用的語言不一樣,如何用一種語言來統攝所有作品的特色?
2007年12月24日星期一
作家到校園
外國的作家到校園,是讓作家長駐在校園內最少一年,除了可以作為學術交流外,其實也是一種栽培年輕作家的機會。反觀香港的作家到校園,是請一些國際知名的作家回來,開幾場講座。在大型的講座內,幾百人參加,有多少讀者真的能夠與作家對話呢?
有趣的是:本地的作家卻得不到重視,長期被人忽視,因為認識他們的人並不多,沒有人幫他們宣傳。
大學有較豐富的資源,可以請國際知名的作家到校園。中小學的學生是否也可以在校園內與作家自由地對談呢?本地其實有不少才華洋溢的作家,如陳滅。但中小學並沒有足夠的資源聘請作家,也不了解作家到校園的真正作用,其實是讓作者與讀者有對話的空間,讓讀者了解作者寫作的心路歷程。是否可以有團體贊助本地的作家?社會內各階層互相合作,社會才會進步。
有趣的是:本地的作家卻得不到重視,長期被人忽視,因為認識他們的人並不多,沒有人幫他們宣傳。
大學有較豐富的資源,可以請國際知名的作家到校園。中小學的學生是否也可以在校園內與作家自由地對談呢?本地其實有不少才華洋溢的作家,如陳滅。但中小學並沒有足夠的資源聘請作家,也不了解作家到校園的真正作用,其實是讓作者與讀者有對話的空間,讓讀者了解作者寫作的心路歷程。是否可以有團體贊助本地的作家?社會內各階層互相合作,社會才會進步。
2007年12月19日星期三
2007年12月15日星期六
人民的詩歌
樓棲(1949)提到「詩腔不一定要有嚴整的格律。人民大眾的歌唱,從來沒有「按譜填詞」過,他們連格律也不懂得,但他們的詩歌卻自自然然地唱了出來,有音韻、有節拍,人民不止聽得慣,而且很愛聽。他們有詩腔,但不很束縛感情。.......民間歌謠的詩腔,主要是從民間勞動的韻律以及民間的語言來的。」上面的論述恰好與李維怡(2007)的〈勞者歌其事〉遙相呼應。
詩歌的特徵是自由,若今天還拿舊詩的格律用韻來規限新詩的形式,新詩還有自由嗎?
文學和藝術可以簡單下定義嗎?如果不能,那麼為何民間一些不合律的詩歌常被批評為沒有文學和藝術價值呢?
李維怡(2007)。〈勞者歌其事─如何看待紮鐵工友尊嚴的謳歌?〉,《字花》,10期,頁97-101。
樓棲(1949)。〈詩腔〉,《中國詩壇》第三輯「生產四季花」,載陳智德編(2004),《三四0年代香港新詩論集》,頁105-110。香港:嶺南大學人文科學研究中心。
詩歌的特徵是自由,若今天還拿舊詩的格律用韻來規限新詩的形式,新詩還有自由嗎?
文學和藝術可以簡單下定義嗎?如果不能,那麼為何民間一些不合律的詩歌常被批評為沒有文學和藝術價值呢?
李維怡(2007)。〈勞者歌其事─如何看待紮鐵工友尊嚴的謳歌?〉,《字花》,10期,頁97-101。
樓棲(1949)。〈詩腔〉,《中國詩壇》第三輯「生產四季花」,載陳智德編(2004),《三四0年代香港新詩論集》,頁105-110。香港:嶺南大學人文科學研究中心。
2007年12月13日星期四
文學與教育
整理書架上的舊雜誌,發現原來收藏了《呼吸詩刊》的創刊號以及《寫作雙月刊》的試刊號。那兩本雜誌都是剛回香港時買的,雜誌已經發黃,翻看內容,竟是如許陌生,好像不曾看過似的。記得剛回香港的時候,一方面想多了解香港的文學,一方面那時還是喜歡文學的。自從修讀教育證書課程後,又忙於了解香港的教育,曾經試過每天買三份報章,包括信報、明報及星島日報,看明報及星島只為看與教育相關的新聞,看信報就是為了看林行止的社論,忽然覺得自己很功利。後來為了應付課程中的大量英語文課業,窗台上的報章便開始堆積如山,家人多次抗議,我一直推說要剪報,不讓他們把它掉去,後來愈堆愈多,教書之後,早出晚歸,真的沒時間看了,便索性不買。那時還是有訂閱《明報月刊》和《聯合文學》的,自當上研究助理後,書架上的書幾乎全部都是與教育有關的,不然就是與寫作有關的,中文書也日漸減少,文學也似乎離我很遠了。長期失業後,教育的書也隨著收起來,再回頭看文學的時候,才猛然發現自己的視野變得狹窄,很多作家和作品都不認識了,都是唸教育惹的禍。難道真的要在文學與教育之間作出選擇嗎?但願文學與教育不是二元對立。
香港未來還有文學嗎?
馬家輝在明報談到在西九的策劃中沒有文學館。自從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學分家後,新詩、小說以及戲劇等文類在教科書幾成為絕跡,在現今講求略讀速讀的閱讀教學中,教科書的單元盡以寫作手法來區分,恐怕他日連散文也會切割成某單元的片斷了。在「目標為本」的評量下,教師只教文本中的相關寫作手法,與之不相關的部份便不再深究甚至刪去,學生也只需要寫一個相同手法的片斷。在量化的教育體制下,在工具論的世代裡,把一個作品切割至面目全非,香港的未來還有作品,還有文學嗎?
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
舊區重建
參加了數次舊區重建的街坊分享會,大家似乎都只關心失去原有的店鋪,要面臨日後的昂貴租金或者要結業的問題,或者是失去原有的居所,不知如何面對日後昂貴的租金,或者無法再有自置物業,以及失去原有的人際脈絡等,但是一直卻沒有兒童的聲音。面對舊區重建,搬到新的一區,要上學的兒童又會怎樣呢?在舊的區繼續就讀?還是轉到新的居住地新的學校就讀呢?若是在舊的區就讀,那麼來回要花多少交通時間呢?整個家庭花在交通上的費用又增加多少呢?若是花多了很多時間在交通上,會否影響學業或減少了其他玩樂時間呢?若是轉到新的學校就讀,他們會否失去原有的同學呢?要同時面對新的居住環境和新的學習環境,在適應上會有問題嗎?
假如學校突然失去大批學生又會如何呢?這些問題有人關心嗎?
舊區重建,真的如政府所說,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嗎?
假如學校突然失去大批學生又會如何呢?這些問題有人關心嗎?
舊區重建,真的如政府所說,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嗎?
2007年12月8日星期六
2007年12月7日星期五
2007年12月6日星期四
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
2007年11月9日星期五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