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3月31日星期二

桑青與桃紅

終於等到聶華苓的《桑青與桃紅》再版了。這本原寫於1970年的書,在當時的台灣和大陸都無法出版,甚至在台灣的報章連載都出事,當年的編輯也差點要坐牢,只有在香港才能順利出版,而且不需要任何刪節。在兩岸政治緊張的年代,香港在文化史上便開拓了一片自由的空間,讓華人作家有言論和出版的自由;可惜這片文學文化空間,在今天的香港已找不到。不少香港作家的書,竟然要在隔海的台灣才能出版。今天在香港再版這書,對香港的文化可說是一個諷刺。
說起來,買這本書也經過一番惱人的經歷,早前無意中在商務看到這書,但在二樓書店卻看不到這書,於是便托其中一家二樓書店代訂,可是等了很久都沒消息,昨天打電話去追問的時候,店員說找不到這書。不死心,今天打算再到另一 家二樓書店請他們代訂,無意中卻在田園看到這書了。
普通讀者的我都能找到這書,為甚麼書店的經營者卻連訂書的途徑也不知?真是奇怪!

2009年3月7日星期六

為甚麼是「退斯妥也夫斯基」?

過幾天要講一首詩,說好了大家一起講一首中學時代讀過的現代詩,但中學讀過的印象最深的只有聞一多的〈死水〉和徐之摩的〈偶然〉,不想講他們。大學時代讀過的現代詩,也記憶模糊了,還留有記憶的只有余光中的鄉愁及鄭愁予的〈錯誤〉,不想講他們二人的作品,最後便只剩下瘂弦了,提到瘂弦,最難忘的是他寫的〈鹽〉。但為甚麼是「退斯妥也夫斯基」?二嬤嬤在向誰要一把鹽呢?


二嬤嬤壓根兒也沒見過退斯妥也夫斯基。春天她只叫著一句話:鹽呀,鹽呀,給我一把鹽呀!天使們就在榆樹上歌唱。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沒有開花。

 

鹽務大臣的駱隊在七百里以外的海湄走著。二嬤嬤的盲瞳裡一束藻草也沒有過。她只叫著一句話:鹽呀,鹽呀,給我一把鹽呀!天使們嬉笑著把雪搖給她。

 

一九一一年黨人們到了武昌。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,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之中,禿鷹的翅膀裡;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:鹽呀,鹽呀,給我一把鹽呀!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開了白花。退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。


有人說詩人在詩中是以旁觀的角度、冷淡的語調寫出二嬤嬤的遭遇。面對別人的苦難,詩人可能是一個旁觀者嗎?如果他真只是個旁觀者,他為何要寫這詩呢?用第三人稱就等如旁觀者嗎?

2009年3月2日星期一

學識與公德

在圖書館內看書,快要睡著之際,剛好A經過,她說請我喝杯茶,於是便結伴離開圖書館了。我們在路上隨便聊聊她寫論文的進度,以及她辦公室的設施,突然的事發生了。經過一棵樹下的時候,她竟然站在樹旁吐痰,事後也面不改容。天哪,她已是大陸某大學的教師,又是準博士生,怎會幹出這種事呢?究竟大陸的教育出了甚麼問題?她來香港讀書也快三年了,難道一點也沒發現香港人與大陸人在本質上的差異嗎?沒有公德,再多的學識,也難令大陸文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