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

可笑的大學評鑑

香港的教育本就問題多多,評鑑模式層出不窮,但總離不開標準答案,標準答案只是為了方便批改而已,但標準答案就一定對嗎?這些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,唸研究院的人竟然沒有自省的能力!作者極力指出大學生答題的不濟,但論據顯然乏力。字多與字少與文章素質有何關係?看到關鍵字便給分,這種玩意可省省吧!
最令人費解的是拿著標準答案批改可以獲得教學經驗,如批改能學到教學經驗,那麼歷年批改會考高考的人必定教學經驗豐富了。拿著標準答案做人,充其量只能學做一部機器吧了。


令人擔憂的大學生

文章日期:2009年12月19日


【明報專訊】大學研究生的一項主要工作,就是替教授批改試卷作業,從中獲取教學經驗。想不到我初掌硃筆就有「意外驚喜」,當中驚多於喜。現今大學生小部分的確出類拔萃,行文流暢,字體秀麗,但令人擔心的卻是大部分學子連基本的寫作概念也沒有,或許不是沒有,是忽略。

不論寫文章或者答試題,最重要的是對題到點,切忌長篇大論,言之無物。讀者的時間向來寶貴,尤其是評卷員,他們沒有閒情逸致拜讀閣下的作品,猜想學 生想表達的意思。這種以量求勝的習慣,應該是中學會考及高考的後遺症,考生終日惶恐字數少導致內容空泛,幻想考試時「加紙」力壓旁人,最後往往忽略答題質 素。要知道評卷員是根據評分準則(marking scheme)改卷,沒有關鍵字就沒有分,遊戲規則就是這麼簡單。

除了質量並重,另一要點是文法運用得宜。有考生着重答題內容多於語法,但我認為最少也要讓別人看得懂。公眾經常批評大學生的兩文三語不達標,這現象 在試卷內便一覽無遺,詞性不分、時態混亂、串法錯誤,如「悲觀」應為「pessimism」而非「permisism」,「維持」應為 「maintenance」而不是「maintainence」。

在校園中,老師和同學們總百般包容,原諒錯誤,但這令不少學生視為必然,久而久之態度散漫,不思進取。他們辛苦踏進大學門檻後,卻沒好好想想如何利 用三年時間努力裝備自己,面對社會,只顧及時行樂,享受安逸無憂的少爺生活。大學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做的事,唯一前設是後果自負,沒有人可以瓜分你的成 果,更沒有人會為你分憂。老師容許學生犯錯,給予改正的機會,但老闆呢?一次過錯已經太多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