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12日星期六

獅子山詩歌朗誦節

除了被一班詩人吸引之外,最主要是看到宣傳海報上說葉輝是講者之一。為了聽朗誦及演講,近月來難得一次早起。老是弄不清浸大的新舊校園,到了九龍塘地鐵,找到去浸大的小巴,殊不知弄錯校園,幸得一位學生帶路,才得以從新校園跑到舊校園。
進入會場時,鍾玲已開始講了,心想沒有錯過葉輝的演講,豈料鍾玲之後,接著的是王良和,不是葉輝,據說葉輝因家中有事,無法前來,頓時有少許失望。不知是否王良和與葉輝先前已溝通過,王演講的內容主要引用葉輝對詩人的評論。
在朗誦的環節,每位詩人出場的時候,都先說明了詩歌的創作背景,接著才朗誦自己的詩歌。也斯一開始便說,他不喜歡以文學獎為主題的安排,這也是他常告訴學生的,寫作不是為了獲獎,那是沒有意義的。也斯提到他常常迷路,像當天去浸會便迷路,他說乘的士到了浸會,還是找不到會場,向校園的保安問路,也是不得要領,幾經轉折才到達會場(迷路也是我的毛病),最後他便帶出他的詩〈羅馬機場的詩人〉。洛楓則說他來自一個破碎家庭,父親在外包二奶,她說她是黑白分明的,故她父親死時她也沒哭,去靈堂也只為陪伴母親;另外她也說她是支持暴力的,這點好像和她的職業不太吻合,但從中可看出詩人的性格,這些性格在她的很多作品都可以看出來。鍾國強則懷念以前把銅幣放在火車軌玩的日子,而驚嘆兩鐵合併後,火車的名字也消失了,地鐵與火車都頓然變了列車,無法區分了。當他述說以前乘火車回鄉的情境,不期然也使我想起第一次回鄉以及回鄉後的情境。
或許我是個門外漢,在創作上不容易分辨詩人的高下,但在朗誦的技巧上,詩人明顯有分別,有些詩人唸的時候很有感情,有些則似乎只是把詩歌唸一遍而已,有些詩人唸誦的時候還顯得中氣不足的樣子,但又似乎與年齡沒有必然關係,這是甚麼原因呢?比較特別的要算是陳汗,他同時兼用粵語和普通話唸誦,他說他在家中也是雙聲道的;而他還拿著他的公事包作道具,以此比作他的女兒。的確,語言反映我們的日常生活,作品就是作家的生活,為甚麼中文教學在語言上卻如此僵化呢?在課堂上為甚麼就不能夠粵普兼用呢?

沒有留言: